张某,男性,65岁,教师。因左眼胀、眼痛并微感头痛和视物模糊7月而入院。7个月前左眼开始发生眼胀,早晨或用眼后加重,休息后则症状消失,故未加以注意。4个月前除眼胀外并有眼痛和轻微头痛,近来视物也感模糊,故来求医。以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全家成员也无类似疾病,据说前辈人有因眼病而失明者。
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6,双眼结膜不充血,血管清晰,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无混浊,前房深度正常,虹膜纹理清楚。瞳孔:右眼无后粘连,直径3mm,对光反应良好;左眼亦无后粘连,直径5mm,对光反应稍迟钝。两眼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右眼基本正常,左眼视乳头色淡,凹陷较大,其中可见灰色小点,杯盘比为0.7,视乳头血管向鼻侧移位,在视乳头边缘呈屈膝状态。两眼球运动正常,无偏斜、突出和凹陷。
特殊检查眼压:右5.5/5=17.30mmHg,左7.5/3=35.76mmHg.24小时眼压曲线超出正常范围。视野:右眼基本正常,左眼有弧形暗点,于水平线处呈阶梯状,周边视野呈向心性缩小。前房角镜检查:两眼前房角均开放。
这是一道临床诊疗的综合性题目,根据提供的信息:左眼胀痛、视力下降,眼底视乳头杯盘比扩大为0.7,眼压升高,前房角开放,视野缩小,应该诊断为慢性开角性青光眼,而开角型青光眼应先选择药物治疗,目前降眼压疗效最好的药物为前列腺素类药物,用药后可将基础眼压降低30%。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眼压仍不能控制,最好的手术治疗方案仍然是小梁切除术,因为小梁切除术疗效好、费用低。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女,55岁,因右下唇反复糜烂疼痛3年入院。检查:下唇右侧中外1/3处见一约1.5cm×2.0cm菜花状外生突出肿块,硬度中等,位于唇红部并浸润到皮肤,边缘外翻不平,病损表面有血痂。既往患者吸烟30年。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腭溃疡伴疼痛3个月来诊。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左上腭溃疡,伴疼痛,后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出现左眶下肿胀、麻木。查体:左上腭溃疡,约2cm×4cm大小,边界不清,溃疡中间与上颌窦穿通,左眶下区肿胀,触觉迟钝,无复视,头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女,26岁,右侧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缺损半年,牙冠变色,已行根管治疗,无临床症状,患者咬合关系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