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煤矿二、三期工程施工任务。该煤矿采用边界风井的开拓方案,地质资料显示矿井最大预计涌水量为600 m3/h,井底车场预计涌水量为160 m3/h。该矿井的井底车场如图示意。其中胶带运输大巷没有在图中显示。
问题:
1.主井井筒到底后,临时提升改装之前,通常情况下最佳的短路贯通路线是什么
2.短路贯通之后,井巷过渡期施工主要有哪些工作
3.井巷过渡期改造完成之后,哪些项目应优先安排施工为什么本项目一般情况下应考虑的主要井巷措施工程是什么
问题1
通常情况下最佳的短路贯通路线是主井-主井西侧临时车场绕道-4号交岔点-等候室通道-副井。
此题考查考生对井巷过渡期施工的掌握,过渡期施工首先是主副井的短路贯通,贯通的目的一是形成两个安全出口,确保井下施工安全;二是形成矿井的通风条件,改善井下通风环境。主副井短路贯通通常是选择最短路径,因此本题的最短路线明显是主井-主井西侧临时车场绕道-4号交岔点-等候室通道-副井。
问题2
井巷过渡期施工的主要工作有井筒提升、井下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电、通讯信号和压风系统建立或改造工作。
井筒施工期间和井下巷道施工期间的差别是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电、压风、通讯信号等。井下巷道施工期间需要建立井下的运输系统,井筒里面的吊桶提升要改成罐笼提升;要建立矿井通风系统,井下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井下建立压风管道、排水系统等。
问题3
井巷过渡期改造完成之后,应优先安排主井车场绕道,东翼轨道大巷,水仓泵房变电所的施工。本项目一般情况下应考虑的井巷措施工程是临时水仓。
本题考察考生对井下工作面优先级的掌握,在案例背景中给出了“地质资料显示矿井最大预计涌水量为600m3/h,井底车场预计涌水量为160m3/h”的资料,说明井下涌水量较大,需要尽快建立可靠的排水系统。本题井下工作应优先安排排水系统,尽早建立永久排水系统确保井下施工安全,井下排水系统需要供电系统的支撑,因此井下工作应优先安排水仓、泵房、变电所,同时还要考虑全矿井建设的关键线路东翼轨道大巷必须也要优先安排。本题井底车场涌水量较大,井底水窝难以满足排水需求,而永久排水系统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确保井底车场施工期间的安全,通常会施工一个临时水仓,利用永久巷道的一侧做泵房,形成临时排水系统。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有()。
下列关于保险索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住宅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具体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资料有()。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风险较为多样。因此,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险种也较多。主要包括()。
某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在建筑施工中遭受意外致残。由被保险人作为申请人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被保险人被确定残疾及其程度后,凭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这些证明文件通常包括()。
某建筑公司承建一项工程,作为施工单位,按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某建筑公司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该险种承保的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