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区工业厂房土建及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附近时,基坑一侧边坡大量土方突然坍落。施工人员发现基底局部存在勘察资料中未注明的软弱土层,并向项目部汇报。项目经理根据施工经验决定对软弱土层进行换填处理,并对基坑侧壁加设支护。由于处理方法正确,支护效果良好。事后,处理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认可。经计算,共增加施工成本12万元,影响工期10d。
事件二:设备基础施工时,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后,施工人员电话通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因外出考察无法到场。施工人员对商品混凝土取样送检后,进行了浇筑作业,并在事后将混凝土检测报告交给监理工程师,检测结果为合格。拆模后,检查表明设备基础局部由于漏振出现了少量空洞。
事件三: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发现由于测量放线误差,设备基础位置偏移了150mm,导致设备无法安装。施工单位不得不拆除设备基础并重新施工,增加成本8万元,影响工期15d。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事件三按照合同约定的索赔程序提出了索赔要求。
问题:
1.纠正施工单位对软弱土层及基坑侧壁的处理程序。
2.纠正在设备基础浇筑施工中的不当做法。
3.事件二中的基础混凝土缺陷应采用哪种质量处理方法?
4.分析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程索赔内容及其数量,说明索赔成立的理由。
1.施工单位对软弱土层及基坑侧壁的正确处理程序:①通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
②由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参加事故原因分析,研究处理方案;
③处理方案经监理等认可后,对事故进行处理。
2.在设备基础浇筑施工中的正确做法:
①施工单位在浇筑前,应提前24h通知监理单位;
②混凝土的取样送检、浇筑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的情况下进行。
3.事件二中的基础混凝土缺陷主要是指漏振出现的少量空洞,属于少量外部缺陷;对于少量外部缺陷应采用修补的方法进行处理。
4.(1)施工单位可获得处理软弱土层和基坑侧壁面的10d的工期补偿和12万元的费用补偿。
(2)索赔成立的理由:
①边坡土方的坍落非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
②施工单位处理边坡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工期;
③事后,处理方案得到了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认可;
④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的索赔程序提出了索赔要求。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有()。
下列关于保险索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住宅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具体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资料有()。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风险较为多样。因此,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险种也较多。主要包括()。
某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在建筑施工中遭受意外致残。由被保险人作为申请人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被保险人被确定残疾及其程度后,凭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这些证明文件通常包括()。
某建筑公司承建一项工程,作为施工单位,按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某建筑公司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该险种承保的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