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该石门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互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支护参数为锚喷网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 低于80kN,直径8mm钢筋网,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混凝土 100mm,强 度 C15。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取了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并通过喷射 混凝土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另外根据巷道围岩的条件,及时变更支护参数,工作面先打 锚杆进行临时支护,挂网、喷混凝土在距离工作面后方50m处进行,以保证掘进与支护 的平行作业,确保施工速度。
问题
(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2)施工单位应如何变更支护参数?
(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哪些不正确的做法?
(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什么?
(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不合理,支护参数与围岩稳定性密切相关,围岩条件变 化应及时调整支护参数。
(2)施工单位应根据围岩条件发生变化情况,及时报告监理及业主,并提交变更报 告,业主通知设计修改支护参数,施工单位根据新设计进行变更施工,同时注意调整费用 和索赔工期。
(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的不正确做法有:
1)少打眼,多装药。不利于保证支护质量。
2)通过喷射混凝土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喷层太厚和太薄对支护都不利。
3)工作面只打锚杆进行临时支护。应当根据围岩条件采用合理的临时支护方式。
4)永久支护距离工作面太远。应当在40m以内。
(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超前进行探水,放慢施工速度。通过破 碎带时要加强支护,防止发生冒顶事故。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有()。
下列关于保险索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住宅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具体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资料有()。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风险较为多样。因此,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险种也较多。主要包括()。
某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在建筑施工中遭受意外致残。由被保险人作为申请人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被保险人被确定残疾及其程度后,凭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这些证明文件通常包括()。
某建筑公司承建一项工程,作为施工单位,按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某建筑公司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该险种承保的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