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某小区是去年由于7个村拆迁安置而形成的近一万人的“农转居”社

某小区是去年由于7个村拆迁安置而形成的近一万人的“农转居”社区,社区内没有幼儿园,并且离小学和高中较远,没有大型的超市、农贸市场,也没有社区活动中心。新的居住方式改变了原来村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社区内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活力。中老年人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学龄儿童放学后无处可玩。社区只有几个零散的文艺兴趣小组,一些原村落的文艺骨干不主动参与社区活动。楼道里乱堆乱放杂物,影响了人们正常行走。大部分社区居民不适应“农转居”后的生活,普遍有一种不满情绪。新建社区居委会由原村委会改组而成,工作人员缺乏城市社区工作经验。

对此,当地政府引进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经过调查后,制订了以协助居民适应“农转居”生活方式为目标的社区服务计划。

【问题】

结合本案例。依据“人在情境中”的基本观点,分别从社区居民、环境、社区居民与环境互动三个层面设计具体的社区服务方案(只需列出各层面的服务目标和内容)。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人在情境中”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反映着社会的基本制度性安排,这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帮助专业人员将视角放到个人和环境双重因素上,恰当地理解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的重要相互作用,协助社会工作者把解释个人成长历程及其在社会、生物、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发展的理论融入到实践。这种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双向作用观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在所有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社会结构、系统和文化规范。

(1)社区居民层面

①服务目标:协助居民适应“农转居”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

②服务内容:

a.开展社区宣传活动,举办城市社区生活讲座,帮助居民了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培养社区生活的意识,帮助其逐步改变原有生活习惯,适应新的生活。

b.通过开展兴趣小组和文体活动来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动员原村落的文艺骨干开展文艺活动,创办兴趣小组,并为其争取活动室,吸引感兴趣的居民前来参加;为学龄儿童开设活动室和阅览室,丰富其课余生活。

c.培养社区骨干,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作能力。邀请城市先进社区的负责人为新建社区居委会成员进行培训,或者组织新建社区居委会成员参观学习先进社区,学习他人管理社区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管理社区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社区骨干的引领作用,促进社区居民模仿,提升其社区参与的成就感。

d.发动群众参与到小区建设中来,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可以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征求居民对小区建设的意见,了解居民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建立一支由小区居民组成的“突击队”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层次。

(2)社区环境层面

①服务目标:整合社区资源,改善生活条件,满足社区需要。

②服务内容:

a.作为资源联络者,积极为社区争取资源,促进社区的资源整合。将社区缺乏配套基础设施的情况反映给当地政府,获得建设超市、农贸市场、幼儿园等设施的政策支持,并吸引开发商投资。联系公交公司或者学校为孩子提供校车服务,或者社区居民集资为孩子上下学购置专门的车辆。

b.作为资源协调者,调动各方力量整治社区杂乱的生活环境。在楼道内张贴“禁止堆放杂物”的标语,社区居委会成员定期抽查巡视,对乱堆杂物者进行批评教育。聘请专门的保洁人员负责社区卫生,组织社区志愿者辅助维持社区卫生。

(3)社区居民与环境互动层面

①服务目标: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

②服务内容:

a.运用社区策划和社区发展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问题进行介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b.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及小组活动,发掘社区骨干,发展自助小组,提高社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

c.社区宣传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用展板、宣传栏、观看影片等方法进行宣传,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社区特色文化;

d.针对社区内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活力的现状,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内组织开展人际交往小组,增进社区居民间的交往。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章节练习,基础复习,综合练习1

更新时间:2021-11-19 21:4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关于仲裁员的条件,法律有明确规定。下列符合担任仲裁员的是( )。

  • A.小卢曾任审判员
  • B.小刘常年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具有高级职称
  • C.小王具有法律知识、在工会工作已满四年
  • D.小孙法律系毕业,从事律师已满两年
  • E.小海法律系毕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七年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适用竞业限制的人员为( )。

  • A.技术主管
  • B.保洁
  • C.后勤人员
  • D.高级管理人员
  • E.保安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 )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内容。

  • A.社区志愿者服务
  • B.社区建设
  • C.社区治理服务
  • D.社会管理
  • E.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及时召开会员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下列属于社会团体的章程的必须明确的事项有( )

  • A.宗旨、业务范围
  • B.活动地域
  • C.场所使用权证明
  • D.章程草案
  • E.会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收养条件可以适当放宽的特殊收养情况包括( )。

  • A.收养孤儿和残疾未成年人
  • B.收养继子女
  • C.收养特困人员
  • D.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
  • E.收养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查看答案
多选题

2011年4月,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与某慈善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通过该慈善基金会向一批学校捐赠价值1500万元的光伏发电组件。慈善基金会向该公司开具了1500万元的捐赠发票,该公司由此而申报税收减免。2011年8月,媒体报道一些学校根本没有收到捐赠物资,还有一些学校收到的捐赠物资与该公司承诺的不一样,由此引发了“诈捐门”事件。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有( )。

  • A.该公司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根据协议约定方式捐赠
  • B.该公司有权向慈善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 C.该公司由于捐赠的是物资,因而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 D.慈善基金会应当根据捐赠协议约定,及时把捐赠物资转赠给学校
  • E.慈善基金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以及受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均等分割遗产的情形包括( )。

  • A.有些继承人在生活上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
  • B.某一继承人比其他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更多的扶养义务
  • C.存在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
  • D.各继承人之间的年龄差别很大
  • E.继承人协商同意不均等分割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面哪些情况下,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 A.对在半年内曾经接受过救助站救助的人员,救助站不应再提供救助
  • B.对救助期限已满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C.流浪乞讨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D.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E.救助站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妇女财产权益的具体内容包括( )。

  • A.妇女在土地征收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 B.任何单位不得以怀孕等为由辞退女职工
  • C.丧偶妇女有权处分继承的财产
  • D.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
  • E.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 )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 A.无劳动能力
  • B.无配偶
  • C.无生活来源
  • D.无子女
  • E.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