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面试->你怎么理解“疑罪从无”原则?

你怎么理解“疑罪从无”原则?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疑罪”是指司法机关对被告人是否犯罪或罪行轻重难以确证的情况,是司法实践难以避免的常见现象。“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对于这一原则,我们要辩证、理性地看待。一方面,“疑罪从无”原则最大限度地为无罪的犯罪嫌疑人洗刷嫌疑,因此,这一原则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维护司法公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疑罪从无”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对法律价值的重新协定和平衡,对公民的人权给予了保障和尊重,是现代司法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疑罪从无”原则遵循着“有利被告”的思想,可能会出现由于证据不充分而使真正的罪犯无罪获释、逍遥法外的情况,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威胁,也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真正的维护。也由于犯罪的隐蔽性、复杂性及不可再现性,证据的暴露状况,侦查手段、技术限制,侦查人员主观局限性,人为原因或自然因素造成证据灭失等诸多原因,可能导致真正的罪犯被无罪释放而引起争议。面对这样一种原则,司法机关应该坚持与贯彻。对于疑罪,可能随着诉讼阶段的深入而使不充足的证据得以获取,从而排除了疑罪之“疑”。即便最终仍旧证据不足,对于司法人员,也可以说是尽了最大努力。适用“疑罪从无”原则是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的,在调查取证方面付出的努力越多,诉讼阶段进行的越完全,“从无”就更加接近真实无罪,所付出的社会秩序代价就越少。因此,加强调查取证方面的努力,是确保“疑罪从无”原则发挥其最大法律价值的关键。只有将“疑罪从无”这一法律原则与调查取证的司法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减少冤假错案,还无罪者以清白,让犯罪者得惩处,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更新时间:2021-11-08 06:4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

  • A.普通教育
  • B.职业教育
  • C.高等教育
  • D.学前教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运用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

  • A.比较法
  • B.榜样法
  • C.评价法
  • D.自我教育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晏阳初三大教育方式中,学校式教育不包括(  )

  • A.初级平民学校
  • B.高级平民学校
  • C.中级平民学校
  • D.生计巡回学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首先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论证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斯宾塞
  • C.赫尔巴特
  • D.凯洛夫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 A.文字的产生
  • B.阶级的出现
  • C.生产力的发展
  •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现实主义与跨国主义对国家利益的阐释认为,在当代,对任何主权国家来说,其利益应包括()

  • A.自利的利益
  • B.共享的利益
  • C.人民的利益
  • D.特定的利益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最为经济且最为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  )

  • A.实物直观
  • B.模象直观
  • C.多媒体教学
  • D.语言直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1949年
  • B.1956年
  • C.1978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以下重要事件中直接导致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有()

  • A.苏联全面改革
  • B.两德统一
  • C.欧洲联盟建立
  • D.美国提出“超越遏制”战略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