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血气分析常用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包括血气和血液酸碱度的测定,临床上常用指标有:
(1)动脉血氧分压(PaO):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12.7~13.3kPa(95~100mmHg)。PaO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泡气体氧分压(P
O
),P
O
取决于肺的通气功能,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通气功能情况。PaO
高低影响血氧饱和度,关系到组织氧的供应。
(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是指血液中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正常值为97%。SaO
下降,血氧含量也下降,组织供氧减少。
(3)动脉血氧含量(CaO):指每升动脉血中含有多少毫升氧量,包括物理溶解氧和血红蛋白结合氧的总和。代表血液带氧量。正常值为150~200mL/L。吸入气体氧含量不足及血红蛋白量下降,均可使血氧含量降低,影响组织供氧。
(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指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4.7~6kPa(34~45mmHg)。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强,PaCO
基本上可以反映肺泡二氧化碳分压,故可以作为通气功能的指标。
(5)重碳酸盐(HCO):实际重碳酸盐(AB)是指人体血浆中HCO
的实际含量。标准重碳酸盐(SB)是指动脉血在37℃、SaO
100%、PaCO
5.3kPa条件下HCO
的含量。正常人AB=SB,正常值为22~27mmol/L。AB、SB均为测定血液中HCO
含量,故可用作代谢性指标。
(6)pH值: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代表血液酸碱度。正常值为7.35~7.45(平均7.40)。pH值下降提示酸中毒;pH值增大提示碱中毒。
(7)剩余碱(BE):是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区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mmol/L)。需加酸的量以正值表示,碱量以负值表示。全血BE正常值为-3.0~(+3.0±2.3)mmol/L。BE正值增大,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负值增大,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8)二氧化碳总量(T-CO):包括血液中游离状态及结合状态CO
总的含量。正常值为24~32mmol/L。由于所含物质主要为HCO
,故其临床意义与HCO
相似。
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
运用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
晏阳初三大教育方式中,学校式教育不包括( )
首先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论证的是( )
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现实主义与跨国主义对国家利益的阐释认为,在当代,对任何主权国家来说,其利益应包括()
“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
最为经济且最为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 )
我国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以下重要事件中直接导致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