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法学->2011年7月5日,某公司高经理与员工在饭店喝酒聚餐后表示:

2011年7月5日,某公司高经理与员工在饭店喝酒聚餐后表示:别开车了,“酒驾”已入刑,咱把车推回去。随后,高经理在车内掌控方向盘,其他人推车缓行。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如机动车未发动,只操纵方向盘,由人力或其他车辆牵引,不属于酒后驾车。但交警部门指出,路上推车既会造成后方车辆行驶障碍,也会构成对推车人的安全威胁,建议酒后将车置于安全地点,或找人代驾。鉴于我国对“酒后代驾”缺乏明确规定,高经理起草了一份《酒后代驾服务规则》,包括总则、代驾人、被代驾人、权利与义务、代为驾驶服务合同、法律责任等共六章二十一条邮寄给国家立法机关。关于高经理起草的《酒后代驾服务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1年)

  • A.属于民法商法规则
  • B.是立法议案
  • C.是法的正式渊源
  • D.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B、C、D
本题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酒后代驾服务规则》是由高经理起草的,并不是国家制定的,也没有得到国家认可,故不属于法律规则,更谈不上属于民商法规则了,故选项A说法错误,应选。立法议案,是指依法享有提案权的主体向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的正式提案。根据《立法法》第14、15、26、27条的规定,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体仅包括: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全国人大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仅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高经理作为一个公民,无权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法律案,故选项B说法错误,应选。

法的正式渊源,是指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律人作出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规范来源的资料。对于正式渊源,法律人必须予以考虑,或者说法律人有义务适用它们。《酒后代驾服务规则》是由高经理起草的,并不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组织制定的,不具有法律效力,故不属于法的正式渊源。选项C说法错误,应选。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酒后代驾服务规则》不具有法律说服力,不能构成法律人的决定的大前提,故该《规则》也不是法的非正式渊源。

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授权的组织依法制定并发布的,以条文的形式规定的行为准则,具有普遍约束力、能作为法律适用依据的可以反复适用的法律文件。《酒后代驾服务规则》是由高经理起草的,并不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组织制定的,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也不能作为法律适用依据,故选项D说法错误,应选。

更新时间:2021-10-26 18:4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

  • A.普通教育
  • B.职业教育
  • C.高等教育
  • D.学前教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运用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

  • A.比较法
  • B.榜样法
  • C.评价法
  • D.自我教育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晏阳初三大教育方式中,学校式教育不包括(  )

  • A.初级平民学校
  • B.高级平民学校
  • C.中级平民学校
  • D.生计巡回学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首先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论证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斯宾塞
  • C.赫尔巴特
  • D.凯洛夫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 A.文字的产生
  • B.阶级的出现
  • C.生产力的发展
  •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现实主义与跨国主义对国家利益的阐释认为,在当代,对任何主权国家来说,其利益应包括()

  • A.自利的利益
  • B.共享的利益
  • C.人民的利益
  • D.特定的利益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最为经济且最为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  )

  • A.实物直观
  • B.模象直观
  • C.多媒体教学
  • D.语言直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1949年
  • B.1956年
  • C.1978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以下重要事件中直接导致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有()

  • A.苏联全面改革
  • B.两德统一
  • C.欧洲联盟建立
  • D.美国提出“超越遏制”战略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