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1-23 09:00
扫码用手机做题
小虎,男,今年10岁,从小与父母一起生活,但一直不太亲近父母。小虎的母亲描述说小虎10个月大的时候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感觉孩子不太和自己亲近,但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小虎5岁的时候情况越来越严重,不爱说话,不接触身边的小朋友,对于父母也是非常冷漠。现在,小虎在语言表达方面非常弱,还经常分不清“你”和“我”这样的人称代词。在行为方面表现也非常差,小虎经常会向他人吐唾沫,有时还对他人大吼大叫。与小朋友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友好,他经常会摸对方的耳朵或者摸对方的头,但往往会被别人甩开。这个时候小虎就会立即停止行动,但一会儿又会反复,直至别人不满时才会结束,之后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边或到妈妈身边坐着。后经医生诊断,确诊为自闭症。问题: 1.结合案例,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小虎的现象。 2.结合案例,应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分析小虎,并指出小虎现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本题解析: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个体的发展分成4个时期,分别是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0~2岁是幼儿的感知动作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协调感知和动作活动;2~7岁是前运算阶段,在这一时期,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重要作用,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描述外部世界;7~12岁是具体运算阶段,这时候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论;12~15岁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一时期,一般儿童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 服务对象小虎现在10岁,已到了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然而他的认知水平依然停留在感知动作的阶段。此外,他运用语言作为中介描述外部世界的能力也相对较弱,语言表达和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感觉统合疗法的理论即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4阶段理论基本类似,首先规定了新生儿感觉统合发展的4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可在此基础上对小虎进行感觉统合方面的训练。 2.埃里克森认为人生有八大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要经历一次心理一社会“危机”,或者说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个体只有尝试面对并解决这一冲突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或“美德”。如果冲突无法圆满解决,那么个体自我的发展就会出现困扰乃至停滞。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儿童早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岁)、成年早期(20~40岁)、成年中期(40~65岁)、成年晚(老年)期(65岁以上)这八个阶段。 案例中的小虎今年10岁,处于儿童中期。儿童中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增加勤奋感,使勤奋感超越自卑感;在道德方面主要是形成良好的自身能力。小虎现在语言表达方面非常弱,还经常分不清“你”和“我”这样的人称代词。在行为方面表现也非常差,经常会向他人吐唾沫,有时还对他人大吼大叫。与小朋友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友好,经常会摸对方的耳朵或者摸对方的头,但往往会被别人甩开。这个时候小虎会立即停止行为,但一会儿又会反复,直至别人不满时才会结束,之后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边或到妈妈身边坐着。这里可以看出小虎的表现还处于幼儿期和儿童早期的一些行为,还未完成儿童早期的任务,还在不断地尝试新的事物,没有形成克服内疚、建立信心的人格,对自身没有确切的目的,意志力较薄弱。他的重要联系人还是父母和家庭,需要形成相应的同辈群体和自身的角色模式。 解决方案:(1)在小虎自身方面,利用个案辅导的方式对小虎进行治疗。在语言治疗方面可以采取言语治疗帮助他提升语言能力;在认知方面进行提升,增强小虎的自我认同感和提升他的自信心;对行为进行修正,帮助他改正吐唾沫和不良交际行为等,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同伴之间的关系。(2)在家庭方面,对小虎的父母进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技能培训,提高治疗效果。(3)在朋辈群体方面,与小朋友进行沟通,争取得到小朋友的理解与支持,接纳小虎,扩大小虎的“交际圈”。(4)改善小虎的生活环境,创建专业治疗环境与生活环境相结合,促进小虎健康成长。
作为癌症中心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你深深体会到病患者的压力与痛苦。最近,你发现医院白血病患儿很多,且他们的父母都深受孩子病痛的影响,医院希望社会工作部将他们连接起来,使之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境遇。
问题:作为医院社会工作者,请设计一份小组服务方案。
本题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在面对身患重病的孩子时,共同遭遇的困境如下:
(1)缺乏相应的病理知识,在如何护理孩子方面感到力不从心。
(2)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孩子的病情。
(3)承受极大的经济负担,有些无力承担巨额医药费用。
(4)很多患儿的父母都缺乏有效的支持与互助体系。
2.基于以上4点,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在面对困难境遇时,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同需要:
(1)增加对白血病的认识与相关知识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护理孩子。
(2)寻求社会资源,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使孩子得到更长效的治疗。
(3)舒缓情绪压力,建立患儿父母间的支持与互助。
3.方案设计。为实现目标,社会工作者将以小组工作的形式为白血病患儿的父母提供服务,具体小组工作方案如下:
(1)小组名称:感恩的心——告诉苍天我不认输
(2)小组目标
总目标:协助白血病患儿父母舒缓情绪压力,增强他们遭遇困境时的应对能力,建立彼此间的互助支持体系。
具体目标:聘请专业人士讲解病理知识,增强患儿父母护理能力;举办义拍义卖,筹集爱心捐款,切实减轻患儿父母的经济压力;通过小组形式帮助成员表达情感,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增强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能力,并促使患儿父母间建立起长效的支持、互助体系。
(3)小组成员招募方式:在医院白血病病区范围张贴海报,以自愿和医院推荐结合的方式招募。
(4)小组计划设计:第一节:缘来有你;第二节:有你有我;第三节:我要学习;第四节:我不认输;第五节:感恩心情;第六节:珍重再见。(详细活动内容略)
(5)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6)方案评估: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大学毕业生小梅因车祸导致瘫痪,整天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情绪十分低落。社会工作者小张介入后,对小梅进行了情绪疏导,并与她一起分析讨论,决定开办一家网上工艺品商店。 一年来,在小张的协助下,网店发展走上了正轨,小梅已掌握了所有业务流程,情绪也恢复正常。在此情况下,小张觉得可以结案了。一天,小张在家访中告诉小梅,自己的任务已完成,从明天开始将不再来小梅的家。小梅感到十分震惊,情绪又回落到服务前的状态,没有心思处理网店的业务了。问题: 1.分析导致小梅在结案时情绪回到以前状态的原因。 2.结合案例,说明为避免小梅的负面反应,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结案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本题解析:
1.小梅在结案时情绪回到以前状态的原因分析: 小梅原来是一位大学生,因车祸导致瘫痪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残酷有太大的落差。在社会工作者小张介入之后,小梅感受到小张的真诚与关注、尊重、接纳和肯定,情绪得到了有效疏导,同时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也习惯了小张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产生对小张的依赖。而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终止,意味着小梅要回到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世界中,意味着小张与小梅要停止接触。因此,当小张单方面提出结案时,小梅出现了结案时期的负面反应,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小张未能提前告知小梅,使她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二是小张未能真正进行专业评估,与小梅共同商议是否到了结案时期;三是小张没有较好地安排结案时期的有关工作,包括与小梅一起回顾过去,总结成效,与小梅一起探讨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2.为避免小梅的负面反应,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结案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如下: (1)与小梅一起讨论结案是否成熟。小张要与小梅一起回顾整个专业服务的历程,来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2)提前让小梅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在制订服务计划时就应该有服务时间的约定,使小梅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也可以在服务当中进行一些有关结案的探讨。 (3)在结案阶段,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小梅的接触,提醒小梅要学会自立,给予其心理支持,告诉她在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 (4)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并为小梅在网店经营方面继续提供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改变成果后才最后结束专业助人关系。 (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小梅分享自己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某社区属于“三不管”地带,是一个城中村。该社区由于房租便宜,于是成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临时落脚点。该社区大部分原居民已经搬迁,留下的是一些贫困家庭或者老年人。 目前,该社区人口比较复杂,“劳释”人员比较多,社区环境脏乱差,乱搭乱建等各种违章建筑也很多,黄赌毒现象也不少,治安隐患多。社区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比较差,原居民也开始对生活了一辈子的社区产生疏离感,都认为社区各方面已远不如以前,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大大下降,渐渐不再参加社区里的各种公益活动。不论是原居民还是外来人员,他们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同时,原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时常发生,原居民甚至认为社区环境的变差、社区治安隐患等社区问题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引起的。问题: 1.上述案例中涉及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内容?请结合案例进行简要说明。 2.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方法?
本题解析:
1.案例中主要涉及了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民调解、社区教育、流动人口服务的工作内容。本案例中,由于社区处于“三不管”地带,这些地方一般是政府难以治理而又容易忽视的地方,是黄赌毒滋生的温床,再加上该社区的特殊性——外来人口比较多,他们来到陌生的城市,只把这里当作临时落脚点,在潜意识里很难主动去遵守和维护社区的环境、治安和卫生。社区里的“劳释”人员因为社会的歧视、工作难找等原因,本来心里就有些不平衡,再加上该社区的治理不严,这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失范的社区环境,容易引发治安隐患和各种矛盾。 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介入方法: (1)资源连接。社会工作者应主动找到公安部门,商谈社区治安管理的问题,毕竟社会工作者主要还是协助公安部门开展社区治安工作。在社区内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法制教育等形式开展社会规范教育,强调社区规范,组建各种治安巡逻队,加强对社区黄赌毒的打击,加强对社区商贩、摊点的管理,加强警民合作。 (2)推动居民参与。通过组建各种志愿组织,把居民组建起来,共同维护社区环境、卫生与治安。 (3)居民能力建设。为“劳释”人员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与平台,促进他们顺利就业,鼓励他们创业,积极主动给他们讲解国家政策。 (4)调解矛盾纠纷。利用个案工作的方法,深入了解居民矛盾纠纷的根源,妥善处理居民之间的矛盾与纠纷。 (5)建立互助网络。通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小组活动,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原居民之间的情感,增强他们之间的认同感。
蔡女士今年48岁,高中文化程度,在26岁时因患骨髓炎右腿高位截肢。1996年结婚,与丈夫感情很好。育有一子,现在儿子读寄宿制高中。2006年丈夫被查出患有肠癌,2006年9月去世。蔡女士虽然残疾,但在丈夫开刀治疗期间,照顾丈夫和做家务全靠她自己,过度劳累。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2007年4月开刀切除,目前在康复阶段。蔡女士原先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儿子小的时候经常得到姥姥、姥爷的照顾。不久前,蔡女士的父母相继去世,她又经历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最近,蔡女士感到烦恼,睡眠不稳,觉得孤单,不能集中精神做一件事。问题:1.蔡女士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本题解析:
1.蔡女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1)情绪低落、悲伤。
(2)家庭经济困难。
(3)对自身健康问题的担忧。
(4)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2.针对蔡女士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目标在于减轻其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压力,并能协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为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服务对象主动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1)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通过个案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哀伤辅导,协助服务对象学习自我调试、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鼓励服务对象参加小组,帮助其扩大人际交往网络,并从小组中获得情感支持和信息分享,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信心,缓解失落、寂寞的负面情绪。
(3)给服务对象进行职业发展指导。
(4)利用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支持。与街道办事处联系补助安装假肢的费用;提供相关政府补助的信息,如助学、助残、申请低保等事宜,指导服务对象办理相关手续,使服务对象的家庭得到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
小路,今年15岁,初中毕业考上了职业中专。由于父母离异,法院将其判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很快为小路找了继母,继母对小路并不好,不让爸爸给小路筹集学费。而小路的生母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也没钱供小路上学。学费问题严重困扰着小路。问题:1.上述案例中,小路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本题解析:
1.小路面临的主要困境 (1)学业问题:没有学费不能完成学业。
(2)家庭问题: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照顾。
(3)心理问题:心理自卑和缺乏自信心等。
2.主要辅导策略
(1)与小路的爸爸及继母进行沟通,劝其承担起抚养小路的义务和责任。
(2)与小路所在学校进行联系,为小路开展补习功课等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
(3)安排一些活动,请小路的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增加爸爸、妈妈和小路在一起的时间。
(4)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情绪疏导等形式,逐步树立小路的自信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了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本题解析: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一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把因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包括: (1)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介绍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A企业对停薪离职、内退等四类人员的工龄进行一次性买断,以此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由于这次并轨工作涉及多方的利益,在执行过程中难度很大,特别是有些人员的情绪激动,厂方和并轨人员多次就后续问题争论。A企业综合管理部共有员工近30人,负责整个企业的劳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障工作以及老干部管理,在这次并轨过程中,负责并轨人员的买断金发放、养老保障的办理等工作,每天直接面对情绪激动的并轨人员。这段时间里,综合管理部门的员工感觉到空前的压力:一方面,要完成企业交代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安抚并轨人员的情绪,有委屈也要忍受,同时,常规工作以及家庭、孩子的压力仍然存在。通过社会工作者在企业的观察,该部门有员工由于压力过大在情绪上已有明显表现,工作中也出现消极怠工、烦躁、争吵等现象,与并轨人员的沟通也出现紧张的状态。 问题: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请为该部门员工拟订一份服务计划。
本题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本案例中的A企业对停薪离职、内退等四类人员的工龄进行一次性买断,以此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综合管理部的30名员工不仅仅有告别职场的离别情绪,同时还要在企业的利益和停薪留职、内退员工的利益上面挣扎,在为停薪离职和内退员工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经常与负面情绪接触,使他们深感焦虑;同时由于裁员的压力和工作任务加重的压力,使他们的情绪无法控制,工作中也出现消极怠工、烦躁、争吵等现象,与并轨人员的沟通也出现紧张的状态。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 (1)小组工作对象和内容。此案例小组工作的对象为A企业综合管理部的30名员工,主要工作内容为帮助他们适应裁员的工作环境和压力,解决心理困扰,学习与被裁员职工的沟通技巧,改进他们的工作环境,促进其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帮助他们了解被裁员职工心理动态,提升其工作能力。(2)企业小组的类型。此案例开展小组工作的类型属于支持性小组。(3)开展企业小组工作的过程。企业小组工作的基本过程为:小组需求评估→确定目标→招募组员→制订小组计划书,并按计划开展小组活动→评估。①需求评估阶段:与A企业综合管理部的30名职工进行访谈或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困惑。运用专业技巧与A企业综合管理部的30名职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初步了解企业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工作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相关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以及环境系统及其影响等。②确定工作目标:本次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帮助A企业综合管理部的30名职工解决负面情绪,提高其工作技能及管理与领导能力,形成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促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竞争。③招募组员:因组员的选择对象比较少且非常集中,可以通过面谈、电话、会议等形式进行招募。④制订小组计划书,并按计划开展小组活动。⑤评估:对综合管理部员工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也可约见企业领导询问综合管理部的改变状况,以此分析小组工作的效果。
小美今年6岁,小时候的一次交通事故导致她失去了左手。因为身体的残疾,小美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和人交流,加之父母工作繁忙,小美经常独自在家。时间久了,父母发现小美很少与他们交流了,常常一个人在房里哭。小美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小朋友都不跟自己玩。父母为小美的状况感到很担心。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请你根据小美的情况拟订一份个案服务方案。
本题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本案例中的小美身体残疾,在与人交往上有自卑的情绪。父母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常与女儿沟通,使得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小美与外界缺少联系,性格内向,导致她在沟通上存在障碍。
2.方案设计
(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小美及其父母初次见面,协助他们了解此次会谈的目的。社会工作者要和小美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且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
(2)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全面收集资料,和小美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并且初步判定小美的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问题的成因。
(3)计划阶段。社会工作者协助小美一起设计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个案工作的总目标是帮助小美掌握沟通技能,树立自信心。为了达成这个总目标,需要对小美进行心理辅导和沟通技能辅导,增加小美与社会的接触。同时,对小美的父母进行亲子沟通方面的辅导。
(4)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展开服务,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围绕3个方面进行:其一,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教导小美消除自卑情绪,并教导其学习积极的沟通技巧;其二,提供更多的社会接触,包括与相同情况的孩子和健全的孩子接触;其三,增强家庭系统的支持作用,强化父母对小美的关心和支持,促进其改变与成长。
(5)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社会工作者也可约见小美和她的父母,询问小美的改变状况,以此分析个案辅导的效果。此外,需要提前告知服务对象个案辅导即将结束。
(6)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与小美一起回顾个案辅导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在小美表现出离别依恋时,社会工作者要恰当处理其离别情绪。个案工作结束之后,可对个案进行跟进,必要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
某城市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社区总人口数的16%,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社区。其中,有一部分属于独居或者孤寡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下降,他们在起居、饮食、自理等日常生活中的照顾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他们因为不方便或者没有能力出门,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活动越来越少,他们大多时候都是独自待在家里与电视为伴,很少与外界接触。有的独居老人即使跟子女同住一个城市,但因子女工作忙碌等原因,与子女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渐渐地,他们变得越来越孤僻。社会在进步,可他们的生活质量却一天不如一天,面对这样的处境,很多老年人也无可奈何,重复着单调而又简单的枯燥生活。 问题:请根据上述案例的情况,设计一份社区老年人服务工作计划。
本题解析:
1.案例分析 (1)服务对象分析:本案中所涉及的服务对象是城市社区老年人中的独居或孤寡老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没有和子女住在同一个社区,已经没有劳动能力,靠工资、赡养人或者国家救助政策来维持生计,容易被社会贴上很多负面的标签等,表达能力不像青年人那样强,自我权能感不强。 (2)问题分析:从本案来看,他们面临一个集体性问题,即如何安度晚年的问题。我国已经是老龄化国家,案例中16%的数字已经告诉我们,该社区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社区,老人们选择在社区安度晚年,但是社区的各种照顾与服务目前还没有跟上,致使老人们有很多需求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满足,从而使社区养老成为一个集体性的问题。 (3)需求分析:从布雷德绍的四种需求类型来看,本案中的服务对象们主要表现出了规范性的需要。所谓规范性的需要,是指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从本案来看,老人们规范性的需要有:日常生活的照顾、丰富的老年生活、情感的需要以及健康的需要等。 (4)政策分析:从本案来看,涉及的政策主要在老年方面,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去了解养老方面的相关政策并分析政策,以便能够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例如:《赡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同时,社区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去了解低保政策以及救助、救济政策,为有需要的孤寡老人提供政策服务。 2.方案设计 (1)目标:满足老人们日常生活照顾的需要;丰富老人们的生活;建立老人们之间的互助网络;建立社区关爱意识、养老意识;维护老人们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2)介入策:①社区通过开办社区敬老院、老人公寓、托老所,以及以综合包户的形式为孤寡老人(或独居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的服务;②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为老人们提供书法、绘画等各种兴趣的培养,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③利用资源连接的方法,把社区里的诊所、医生连接到老人服务中,例如:请社区医生为社区老人免费开展老年人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家庭病床、老年病知识讲座等活动;④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把一些独居、孤寡的老年人集合起来,加强他们之间的互助意识,让他们形成一个相互帮助的网络;⑤通过宣传、放露天电影等活动,加强家庭养老责任的教育,建立社区对老人的关爱意识,建立养老的意识;⑥利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为老人们提供养老、低保等政策的咨询;⑦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针对老人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进行自救能力培养,例如:自我如何防止滑倒、跌倒等,从而进行老人们自我照顾的能力建设。 (3)执行方案: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和老人以及他们的家属沟通好,需要与上级部门街道办事处、辖区单位做好协调,一方面鼓励老人们及其家属参与,一方面争取更多的资源为老人们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老人们的安全,特别是活动时要做好危机事件的处理与预防。 (4)评估方案:方案执行结束后,社会工作者要对方案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对老人们参加各项活动的满意度、老人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对社区活动的最终成效进行评估。评估的方法可以有访谈法和问卷法,针对老人一般用访谈法即可。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4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