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审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师《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真题精选1

高级审计师《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真题精选1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9-06 15:09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问答题 1分

试述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分税制改革

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署20××年第××号公告显示,县级财政性收入结构不尽合理,54个县上年实现的财政性收入中,非税收入占60.45%;县级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度较高,54个县上年的公共财政支出中,有49.39 %来自于上级转移支付,其中中西部45个县的这一比例达61.66%。

同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从政府间事权和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划分看,目前事权划分不明确,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了许多事项的支出责任,教育、卫生、支农等支出责任尚不够明确。地方税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地方各级税收收入不能满足其当年公共财政支出的一半。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一)我国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二)分析我国在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我国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直接税和间接税结构不合理,直接税比重偏低;政府收入与政府资产负债统计不匹配;非税收入比重偏高;地方政府收入结构不合理,隐性债务风险较大;政府收入中,专款专用的比重较高;国有资本(资源)收入有待提高;政府各项收入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待改善。

(二)分析我国在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第一,政府间事权划分以及相应的支出责任范围的划分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第二,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第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事权存在干扰行为,即经常会出现“中央政府出台政策,而地方政府负责买单”的现象;第四,有些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支出外部效应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三)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1.应完善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按照责权利对称原则,将地方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安排重心适当上移。对各项事权进行梳理,将事关全局性的支出责任归于中央政府,而事关局部地区利益的支出归于地方政府。具体而言,应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2.给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税收立法和管理权限。应该对不同税种采取不同的税收立法权限:对诸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税种,立法权应该集中在中央;对于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而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的税种,例如财产税类,立法权应该下放给地方。

3.合理确定地方税收收入规模,构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加快地方税制改革,完善地方税制体系,根据财政支出状况和其他自身情况确定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GDP的比例。在不影响税收负担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财产税体系的改革,大力发展和培植财产税,推动开征完善的环境税,使其成长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

2 问答题 1分

一、题目

试述近年来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主要因素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是"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基 本没有商业银行,没有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中央 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 导体系。

90年代以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中央 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 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

90年代中期以来,直接调控逐步缩小,间接调控不断扩大。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稳 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 (操作目标)的间接调控体系。

但从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定义

(二)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制约因素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定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c1]后达到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后,需要经过各种传导机制才能改变最 终目标变量,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如何,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效果具有很 大的影响。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tiIT完整的间接调控体系,但从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 看,间接调控的实际效力非常低,在重大的调控时期,直接的行政性控制在货币政策操作 中仍占据着主导作用。以下因素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

1.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率尚未进入货币政策目标系统。在作为价格调节的利率 政策问题上,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企业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也不高,虽然居民对银 行存款以至贷款利率的敏感度有所提高,但总体还需要一个过程。

2.作为数量调节的基础货币调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基础 货币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削弱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调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使货币政策的 作用受到一定限制,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也有所减弱。

3.选择性政策工具效力不明显。作为结构调节的信贷政策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扩大内需,中央银行连续发布了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消费信贷、农业信贷、外贸信贷的指导意见,对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和业务创新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指导意见是一种道义劝说,对商业银行约束和激励作用较弱。

4.货币市场基础建设有待加强。货币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市场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市场参与主体尚不够,主要是国有和其他商业银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和众多的企业、个人尚未参与进来,交易偏淡。同时,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

5.商业银行利益机制和发展动力问题尚未解决。总体来看,无论是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还是信贷管理,商业银行总体上加强了内部约束机制,相对于过去盲目扩张行为来说,这是一种进步,符合改革的方向。但是,

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锅饭"机制没有真正打破,责权利仍然不明,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近些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力促进了银行业的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但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余额较小,由于市场风险的加大,贷款行为也较为谨慎。因此,加大对商业银行的调控,扩大其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力度,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6.国有企业机制没有根本改变。根据调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微观基础的企业、居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机制没有根本转变,整体资产负债率偏高。二是目前企业资金总体相对宽松,但企业间、地区间结构失衡。三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严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四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五是消费市场主导产品仍未形成,最终消费回升较慢,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变化不大,"惜购"现象依然存在。

7.财政部国债发行的品种数量尚不能适应公开市场操作的需要。目前部分国债虽然 实现了市场化招标发行,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国债发行成本仍然偏高,没有 体现金边债券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国债的品种和期限结构尚不合理,短期国债偏少,不 适应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短期资金的需要。另外,在国债发行计划、日期、利率、 期限等方面,财政与银行沟通不够。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是 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企业、居民、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府等诸多方面 的体制和行为。其中,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商 业银行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货币市场建设和中央银行是 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和政策因素。从实际情况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需要 进一步改进。但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处于经济转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也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3 问答题 1分

一、题目

试述资本市场中内幕交易的表现形式和防范措施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监管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如何把握好监管力度和监管内容,既能保持市场稳定发展,又能防范市场风险,已经成为市场监管的新课题。从监管内容上看,过去的诸如违规做庄等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但新的违规现象仍在不断产生。如内幕交易问题,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影响很大。对此,应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严加监管。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资本市场中内幕交易的含义

(二)内幕交易的表现形式

(三)打击内幕交易活动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内幕交易的含义

所谓内幕交易,是指公司董事、监事、经理、职员、主要股东、证券市场内部人员或市场管理人员,以获取利益或减少经济损失为目的,利用地位、职务等便利,获取发行人未公开的、可以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信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或泄露该信息的行为。根据我国《证券法》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

(二)内幕交易的表现形式:

1.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2.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向他人透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3.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三)禁止内幕交易的主要措施

1.证券公司加强自律管理。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为上市公司提供多种服务,能从多种渠道获取内幕信息,这就要求证券公司加强自律管理。主要措施有:(1)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自觉地不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买卖,维护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2)严格保密纪律,有机会获取内幕信息的从业人员不泄露、不利用内幕信息,非参与企业服务的人员自觉做到不打听内幕信息;(3)加强员工内部管理,严禁从业人员炒买炒卖股票,也禁止为他人的证券交易提供不符合国家法规和证券公司制度规定的便利,一经发现,立即严肃处理。

2.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加强对内幕交易的监管,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则严肃处理。

4 问答题 1分

一、题目

试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货币国际化是指特定货币由国别货币成长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国际货币在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充当国际货币的货币所属国带来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大利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取得了国际货币的地位,其他国家的货币多被边缘化。我国要摆脱不公平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应该是理智的选择。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

1.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降低汇率变动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影响,以及降低货币兑换导致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与投资。

3.降低发债的成本与风险,减少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国可以用人民币进行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结算,同时可以用人民币干预外汇市场,这就降低了积累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从而也降低了由于汇率变动导致国家财富流失的风险。

4.获得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一国发行货币的成本与货币能够换取的实际资源价值之差。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5.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使得国内金融市场能够动员全球资金,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人民币将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弊端:

1.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可能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2.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3.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给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带来便利。伴随这些非法活动出现的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综合考量,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1.国际货币实现的几个条件:(1)较大的对外经济规模,与之相伴的较大规模外汇市场会降低外汇交易成本;(2)稳定的货币价值,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能满足价值储藏的需要:

(3)开放并富于流动性的金融系统,这能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服务;

(4)网络外部性,当某种国际货币的使用者越多,则该种国际货币的交易成本就会越低,其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就会越强,这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使用者,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2.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发展战略:(1)中国必须形成对他国的持续贸易顺差,由此形成他国对中国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依赖;(2)在贸易项目保持对多数国家顺差的前提下,通过以人民币为载体的对外借贷、资本输出和援助,即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将人民币推向世界;(3)逐步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发达的人民币市场,吸引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定值资产。概括而言,交易与支付手段、金融资产定价标准、储备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逐步经历的三个阶段。

5 问答题 1分

一、题目

试述我国国有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我国有大量的事业单位。按所有权划分,事业单位可分为国有事业单位和非国有事业位。国有事业单位业务类型非常广泛,包括农林、水利、气象、工业、交通、商业、文 化、出版、文物、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科学研究等。为规范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 算,财政部制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根据这两项准则和制 度,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其自身特点,与行政单位和企业的会计不同。

请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我国国有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

(二)我国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

(三)我国国有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事业单位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类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隋况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2.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 三级。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主管 会计单位;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 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 计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以上三级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 单位"管理。

3.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与行政单位和企业会计相比,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收入、支出和净资产三 个会计要素方面,在会计基础、成本核算、专用基金以及资产和负债等方面也有所体现。

(1)收入来源多渠道

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渠道比较多,主要包括财政、上级、业务活动、附属单位的缴 款、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捐赠收入等。

(2)支出使用多用途

事业单位使用的途径比较多,主要包括用于开展业务活动、上缴上级、对附属单位补 助、转拨经费、缴纳销售税金等。

(3)净资产一般不存在向投资者分配结余的概念

事业单位属于社会公益性质,一般不存在向投资者分配结余的概念。原因在于,事业 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的投资者对事业单位投资时,一般也不图投资回报,而且 有些事业单位也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的收支结余主要用于事业单位进一步 发展社会事业,以及弥补以后事业活动收支差额的需要。

(4)会计处理方面的特点

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农业事业 单位、医院明确提出应当进行成本核算,科学、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测绘事业单位 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进行内部成本核算。事业单位会计设置专用基金,主要包括职 工福利基金、修购基金、医疗基金和住房基金等几种。

6 问答题 1分

一、题目

试述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议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有专家指出,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转变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与经营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能力,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有专家指出,如果上市是银行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利率市场化就应该成为银行的第二次革命。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利率市场化的要点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三)“十二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利率市场化的要点

利率市场化的要点是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我国市场化改革从一开始就强调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尊重企业定价权。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1992 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

2.利率市场化的要点是体现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我国市场化改革从一开始就强调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尊重企业定价权。

3.利率市场化也反映客户有选择权。金融机构的客户既有居民,也有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类型实体。这些客户在竞争性市场中有选择权,他们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价格,可以表示满意或不满意,可以选择这家或那家,也可以选择不同价格的类似金融产品作为替代。通过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会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差异性、多样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企业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像其他商品一样,金融产品会出现更多的差异化,同类产品可能有不同的品牌、规格和目标群体。同时,不同金融机构对同一项目、同一客户的风险判断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中会得到反映。

5.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宏观调控的需要。宏观调控,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特征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需要有一个顺畅、有效的传导机制,并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必要的影响。

(三)“十二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1.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让它们在竞争性市场中产生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把财务软约束机构排除在外。

2.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确立达标金融企业必须具备的硬约束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就是约束程度不够。

3.要有实现正当公平的竞争主体,既包括银行,也包括客户等市场竞争者。

4.要考虑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

5.尽量避免银行产品的过分交叉补贴。

6.要大力加强对客户的宣传教育。

7.建立健全自律性竞争秩序。

8.进一步确立市场定价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风险定价的能力。

7 问答题 1分

一、题目

试述信托的概念、职能和类型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市×居民个人购买如下信托产品:

高级审计师,历年真题,高级审计师《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真题精选1

请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简述信托的概念

(二)指出本信托产品的委托人和受托人

(三)指出本信托产品所体现的信托职能

(四)指出本信托产品的类型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 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信托的定义包含四方面的含义:(1)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任,是信托关系成立的基 础。(2)信托财产是成立信托的第一要素。(3)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处分信托财 产是信托的一个重要特征。(4)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两个基本前提。

(二)委托人:购买此信托的 x×市居民。

受托人:北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三)财产管理、融通资金、社会投资。

财产管理功能是指信托受委托人之托,为之经营管理或处理财产的功能,即"受人 之托、为人管业、代人理财",这是信托业的基本功能。

融通资金功能是指信托业作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赋有调剂资金余缺 之功能,并作为信用中介为一国经济建设筹集资金,调剂供求。

社会投资职能。是指信托业运用信托业务手段参与社会投资活动的功能。信托业务的 开拓和延伸,必然伴随着投资行为的出现,也只有信托机构享有投资权和具有适当的投资 方式的条件下,其财产管理功能的发挥才具有了可靠的基础,因此,信托机构开办投资业 务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信托机构的普遍做法。

(四)商事信托、资金信托、私益信托、个人信托、自益信托。

商事信托是"民事信托"的对称,是以商法为依据建立的信托,属于商法范围内的 信托业务。

资金信托,又称为"金钱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己合 法拥有的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投资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 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运用和处分资金的行为。

委托人以自己为唯一受益人而设立的信托是自益信托。自益信托的委托人和受益人是 同一人。自益信托只能是私益信托。

个人信托是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信托业务,其委托者是个人,受益者也是个人。法人 信托又称为"公司信托"、"团体信托",它包括营利法人团体(如公司组织、合作社组织 及其他营业机构)和公益法人团体(如学术、宗教和慈善团体等)。

委托人为自己、亲属、朋友或者其他特定个人的利益而设立的信托是私益信托。私益 信托可以是自益信托,也可以是他益信托。私益信托是信托业务中的主要部分,信托投资 公司通过运用信托手段为受益人谋取信托收益。

8 问答题 1分

一、题目

试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 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请按以下层次对本题加以论述: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截止到 2007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何为科学发展观,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解决 2007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采取哪些举措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 9.8%,为同期全世界增 长最快的国家。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体包括:

(1)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 业迅速崛起,传统工业改造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 高,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社会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国家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和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一批重大水利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和竣工。城市规划和 公用设施建设明显加强,许多城市面貌有很大改观。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大大增强了我 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3)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通过加大建设投入、增 加财政转移支付、实施优惠财税政策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和建设力度加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

(4)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生 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 低,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

(5)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公有制经济在调整和改革中发展壮大,探索公 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取得成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控制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大 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和有竞争力 的优势企业。国有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城 乡集体经济得到新的发展。股份制经济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

(6)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公用服务、能源、交通领域价格改革不断深化。资本、产 权、土地、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流通和营销方式不断拓展。整顿和规范市场 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逐步改善。

(7)金融、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 融体系初步形成。逐步完善金融调控方式。整顿和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重要进展。金 融监管逐步加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成效,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逐步降低。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成效显著。投融资 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方式实现多样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8)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迈出重大步伐。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社会保障 体系的加快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9)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对外贸易连续跨上几个台阶。2002 年,外贸进出 口总额大幅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稳步发展。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吸收外资明显增加。

(二)截止到 2007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去 20 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 下 6 个方面:

(1)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很 快,但这种快速增长是在周期波动中实现的,增长快时,每年的增长率可达 13~14%, 增长慢时,每年的增长率则只有 3-4%。伴随着周期波动,国民经济总要付出不少代价。 如果波动的幅度出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国民经济有可能在波动中突然崩塌,那么我们经济 增长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银行体系的弊病。据估计目前中国四大专业银行的呆、坏账的比例在 20-25% 之间。如果呆、坏账的比例继续提高,储蓄者总有一天会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同时,随 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 由此可能导致中国出现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3)贪污腐化孳生。改革后,一些政府官员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换取各种物质利 益。各级政府官员贪污腐化,扩大了改革后原本就难于避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从而增加 了在改革中失落者的不满情绪,同时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因而,有可能由于某些偶发 事件的刺激,使整个社会失去了稳定,经济生活出现极度混乱和倒退。

(4)国有企业的亏损。改革后,国有企业的经营每况愈下,国有企业的补贴成为政 府财政的一大负担,使得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无法支持许多迫切需要进行的改革。如果 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不能改善,政府财政总有一天会背不起来,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 发展。

(5)地区差距的扩大。改革初期,东、中、西部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从 1985 年以后地区和城乡收入再度扩大。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期,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的 情形已经比改革前的情况还严重。

(6)粮食生产的问题。1978 年改革从农村开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粮食生产快速 增加,使得中国政府有信心将市场化的改革推向城市。但是,从 1984.年以后中国的粮食 生产出现了停滞和徘徊的情形。同时,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 最稀缺的国家之一,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最近 有些研究估计到 2030 年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中国每年大约需要进口 2-4 亿吨粮食, 而现在全世界粮食贸易的总量才 2 亿吨。因此,有人担心,届时中国把世界市场上买卖的 粮食都进口了还不够吃,这显然值得警惕。

(三)何为科学发展观,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发展观要求坚持 以人为本,要求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针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中央在 2006 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 长的理念。又好又快,表面上看仅仅是词序的变化,但在这一看似微小的变化中,却蕴涵 着科学发展观,蕴涵着经济增长理念的重大转变。把好放在快的前面,意味着中央将把经 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好"字当前,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要素潜力,实现

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好"字提前,体现了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形势,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四)解决 2007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采取的举措

第一,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加大支持"三农"政策的力度。在减轻 农民负担的同时,政府必须增加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 投资。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充分挖 掘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第三,构建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是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必须增加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 的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内容,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的水平。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政策,普遍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 任制。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在全国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整顿 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第五,要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就业渠道,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 的收入。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落实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加强企业工资分配 调控和指导,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第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教育要向城市低收入阶层和教育倾斜。近几年,虽然 政府对教育投资不断增加,但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在不断减少,尤其是对农村教育投资的 比重更低,而农村人口的素质又相对较低,对教育需要更大。因此,政府在增加教育投资 的同时更应该向农村倾斜,向城市低收入阶层倾斜。

第七,大力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推动科技 进步。

9 问答题 1分

一、题目

试述地方政府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2008 年底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据有关资料反映,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

今年 6 月 23 日审计署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也反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含义

(二)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融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所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积极作用看,地方投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融资并推动城市化建设,为中国应对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从微观的风险管理角度还是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1)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很不透明;(2)地方投融资平台推进的各种基础设施项目中,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使不同地方的投融资平台积极变通来补充资本金,使银行的贷款风险明显加大;(3)从财政运行角度看,这种大规模的地方投融资平台主导的信贷高速增长,实际上增大了财政的隐形负债,在地方财政出现偿还困难时,实际上还是由中央财政承担了事实上的支付责任;(4)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获得大量资金,在不少地方呈现出一些新的风险行为;(5)从宏观政策角度看,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大规模的借贷,直接制约了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1.提高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透明度,推动当前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所形成的隐形负债向及时公开披露的合规的显性负债转变,改变当前信息披露严重不透明的状况。

2.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对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今后不得再承担融资任务,相关地方政府要在明确还债责任,落实还款措施后,对公司做出妥善处理;对承担上述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同时还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任务的融资平台公司,要在落实偿债责任和措施后剥离融资业务,不再保留融资平台职能。对承担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以及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的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公司法规定,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要通过引进民间投资等市场化途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融资平台公司的股权结构。

3.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行为的市场化。通过债券发行等形式筹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往往具有相对较高的透明度以及相对较严格的自我约束,这与债券发行所引入的各种市场约束机制密切相关。当前,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市政债券等的发展,鼓励这些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也可以创造条件申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开发区或科技园,同时也可以尝试运用更为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来经营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资产的证券化和更为灵活的融资结构安排。

4.银行应当推进更为审慎的对地方政府融资的风险管理举措。对项目资本金的严格监控,对偿还能力的深入分析,控制发放打捆贷款,重点跟踪不同地方政府的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来把握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和贷款风险。

5.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无论是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的贷款行为,还是不同形式的发债行为,都应要求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必须与财力相匹配,期限尽可能与政府任期相一致,要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严格管理地方政府担保行为。同时探索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防止一些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地方政府对信贷资金的低效滥用。

10 问答题 1分

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及含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有两类。

一类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或称无条件拨款;另一类是有条件转移支付,或称专项拨款。

2.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时,不规定该项资金的用途;地方 政府可以自主决定资金的用途,按照其偏好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

3.有条件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通常是对 该资金的用途加以明确限定,或者是要求地方为该资金的使用提供配套资金。接受专项拨 款的地方政府,必须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使用资金。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