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高级社会工作实务->2022年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黑钻押题

2022年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黑钻押题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12-19 15:53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问答题 1分

2021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自觉接受党的思想引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贯彻全会精神。2022年,将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问题:

1.阐述坚持党的领导对做好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2.谈谈社会工作如何加强党建引领,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成效。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社会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

(1)社会工作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社工组织是在党委领导下,具备服务专业化、精准化特点的社会公益服务组织,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工作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打牢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发展社会工作是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

(2)党的领导是社会工作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工作在我国恢复重建以来的历史表明,社会工作是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党的领导是社会工作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推动社会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挖掘社会工作的专业潜能,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效能,以满足党和人民对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的现实需要,只有通过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才能实现。

(3)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因此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必须要坚持这一原则。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工作事业一直是在党的关怀、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在新时期也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社会工作才能不断发展。

2.党建引领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

(1)探索构建社会工作行业(事业)党的组织体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畅通无阻地落实到基层。社会工作机构大多属于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国家一般实行业务、行政双重管理,可以通过隶属各级党组(党委),在社会组织中建立上下贯通的党的组织体系,社区、村级党的组织领导和支持辖区范围的社会组织行使职责。

(2)坚持党对社会工作的政治引领和业务领导的统一,提升社工行业(事业)党的领导水平和党员的社会工作专业素质,将党的领导的政治功能寓于社会工作服务功能之中。社会工作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而是一门现代专业,为加强党对社会工作事业的引领,使之成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专业化手段,应当推进社工行业、社工机构党员干部的专业化,注重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培养发展党员,将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有领导才干的专业人才选拔到各级社工领导岗位。通过以上两个途径避免“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发生,增强社工行业党的领导的引领力。

(3)探索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可以通过社区党组织的介入和引领,激活社区居民的自主性和组织化,促进社区的建设、社区服务的优化和社区秩序的改善。社区基层党组织主要通过理念嵌入、组织嵌入等途径,提升草根组织的社会服务、社区治理效能。其一,理念嵌入。对草根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社区发展理念进行引导,将党建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社区发展理念进行引导,将党建组织融入草根组织的宣传、教育和服务之中,确保草根组织的发展与社区共同体建设方向保持一致。并将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与草根组织活动开展联结起来,以党建推动草根组织的目标实现。其二,组织嵌入。在草根组织内部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体系,从而实现引导与监督。社区草根组织发育程度参差不齐,但在党建引领下,大多数草根组织能够成为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主体。社区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场域,相关经验值得参考。

2 问答题 1分

社区社会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说明,新时期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重点应关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在新时代发展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绝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模式和路径,而必须根据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新目标和新部署,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真正发展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科学建构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

1.积极服务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义社会主要矛盾,既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清晰认识,也是对人们现实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对人民美好向往的科学回应。在新时代,专业社会工作应当积极服务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应当坚持科学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满足人们需求、创造美好生活,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促进全体居民能够共同参与社会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安定有序。

2.严格坚持正确的政治性

政治正确性的首要问题,就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同样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性,即坚持专业社会工作必须为党和政府服务,必须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这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必须具有双向性,其中,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责任主要在于确保其提供的专业服务的有效性,即其提供的专业服务能够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和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对党和政府的责任则在于必须达到有利于实现政治稳定的效果。在新时代,专业社会工作本质上就是与党和政府的宗旨一致的“为人民服务”,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因此,坚持专业社会工作的政治正确性,就是要确保专业社会工作在为服务对象特别是为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也在为党和政府服务,在为社会稳定服务,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3.主动服务城乡基层社区

增进民生福祉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说明,发挥好、使用好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是解决社区矛盾、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专业力量和手段。社区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和最小单位,是中国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根基。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积极满足服务对象和社区居民的全方位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城乡基层社区的和谐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应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自觉把工作重点放到城乡基层社区。与城市基层社区相比,农村基层社区同样是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平台。由于“城乡一体化”“村改居”工作的普遍开展,以及农村贫困家庭的更多存在,农村基层社区更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广泛参与和深度介入。

4.科学建构本土专业理论

社会工作国际化的发展有赖于来自各地的社会工作创新的经验和理论探索,这要求各国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践者都能对推进社会工作的国际化进程有所贡献。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专业社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出现新气象。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在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中不但需要引入具体的中国文化元素作为主要内容,更要思考与注意外来社会工作理论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及外来社会工作理论对专业社会工作实践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只有立足中国社会、中国民众和中国实践建构起来的专业理论,才能真正在国际社会工作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确立中国话语权。

5.认真贯彻“法治保障”原则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保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样需要法治的保障。法治化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最大保障,目前也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的社会工作,必须要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社会工作者的执业权利,保障社会工作者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并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法是由一定的物质条件决定的,这决定了只有具备成熟的物质条件,才能制定、颁布和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以确保由该物质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的程序化、规则化和规范化。在当前中国专业社会工作还缺乏广泛的从业基础的情况下,给专业社会工作制定一系列过分严格的资格认证规定,不但不能促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只有科学的法治精神和适用的法律规范才能真正保障专业社会工作在当前中国的健康发展。

3 问答题 1分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引擎、涵养新格局,唯有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才能激发更为安全、更有效率、更有水平、更高质量的“三农”工作发展格局。“城乡融合”要求改变过去资源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打破二元结构,让资源流动起来,互通有无,二者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成为一个整体性的发展思路。

问题:

1.试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

2.谈谈社会工作如何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社会工作介入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

社会工作是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中重要的专业力量,是创新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的催化剂。社会工作人才是集管理和服务双重特点的专业人才,是促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专业力量。

(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中承担了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角色,可以在基层治理方面承担管理者、政策倡导者、教育者、协调者的角色,在公共服务方面承担服务提供者、支持者、资源联络者、组织者的角色,集多种角色于一体,将服务和管理有机结合,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2)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与技巧能够直接或间接运用到服务中,为乡村公共服务提供专业的支持力量,更好地回应服务需求、解决问题。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断提炼和总结服务的模式和方法,推动乡村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3)社会工作专业强调“助人自助”,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居民的自我服务和管理意识,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社区骨干居民,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社会工作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与举措

(1)宏观层面,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建立保障体系,并完善相关执行与监管机制。加大乡村政府购买服务的投入力度,激发社会工作组织参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专业优势,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引导下,从意识层面强化对社会工作服务和社工人才培育的重视,对乡村干部开展系列培训,让其认识到社会工作服务及社工人才在推动乡村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从政策上保障投身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福利水平,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2)中观层面,整合当地资源,协调各类利益相关方,链接包括教育、医疗、文体、公益等组织资源,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搭建支持平台。社会工作者要激发当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公共服务,带动多元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多元共治的局面。

(3)微观层面,以项目制服务为依托,深入基层群众,运用专业技巧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全面了解和评估群众问题和需求、家庭和外在环境系统的关系、能力和优势等。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运用专业服务模式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

4 问答题 1分

刘某,17岁,现就读于某技校二年级。一直以来,小刘的学习成绩平平,而父母从事服装经营,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半年前,他和一群年龄相仿的社区青少年外出为朋友过生日,酒后他在别人怂恿之下帮忙“望风”拦路抢劫。案发后,法院考虑到小刘认罪态度良好,情节不太严重,令其回归社区接受社会工作者的诉前考察教育。

问题:

1.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有哪些?

2.在上述案例中,小刘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3.针对小刘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矫正社会工作与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

(1)特殊性:为社会特殊群体提供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是社会困难人群,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的违法者,这些人过去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2)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中,服务对象是被司法机关判为有罪并处以刑罚的受刑者,或是被公安机关处以强制戒毒的违法者。对这些服务对象提供的矫正服务具有强制性特征,不以服务对象的主观意愿为前提。

(3)长期性: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矫正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建立以矫正对象的服刑期限为参照,一般与刑罚或强制性措施的执行期限相一致,往往会有半年、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

(4)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矫正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的一项实务活动,而对罪犯的矫正又是一个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因此需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目的。

2.小刘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①如何巩固已有的改变,增强小刘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如何帮助小刘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增强家庭系统对小刘的影响。

③如何改善小刘的交友环境。小刘整日和一些不良的朋友接触,导致了参与抢劫的恶果。

④如何帮助小刘度过诉前考察教育这一阶段,帮助小刘重建生活的信心,培养法律意识。

3.针对小刘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采取以下的介入策略

社会工作者对小刘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刘理解度过诉前考察教育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增强小刘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的普及,可邀请街道警察现身说法,帮助小刘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考虑到小刘渴望友情、乐于合群,社会工作者介绍小刘参加社区青少年认知与行为互动小组。一方面,帮助他提高小刘的自我控制意识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其交友圈,鼓励他能够认识一些友善的新朋友。帮助小刘改善和父母的关系,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强化父母的责任,提高家庭的功能,增强小刘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联系学校,协助小刘得到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引导以及同学的鼓励和帮助,提高小刘的学习兴趣。

5 问答题 1分

2020年3月18日,为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方案》要求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充分利用当地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及社会工作服务资源,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服务。

问题:假如你是武汉市某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者,请根据以上材料,为本医院医务工作者设计一份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心理疏导方案。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心理疏导方案设计如下:?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救治一线。他们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感染风险高,心理负荷重。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反应在疫情期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首先,疫情开始初期,医护人员会表达害怕、焦虑和压力。其次,随着疫情进入最艰苦胶着的阶段,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信念感支撑他们超越了正常的急性应激反应。部分医护工作者明明工作很疲惫,但坚持说不累,停下反而更焦虑。而最后当疫情进入消退期时,放松下来的医护人员更可能体会到此前潜在的心理创伤,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疫情后期积极关注这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为重要,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2.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对疫情后相关医务工作者开展心理评估,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解决潜在的心理创伤,温暖他们的心灵。

(2)方案实施策略

①开展心理健康评估。首先要定期对一线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评估,评估他们是否存在潜在的心理创伤,是否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方案开展的第一步。

②提供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进行心理评估后,社会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例如对心理压力大的医务工作者加强关心关爱,在轮休期间组织开展放松训练等活动。对出现明显应激反应的医务人员,要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心理治疗或适当的药物干预。对存在生活困难的医务工作人员,可提供各项经济物质帮助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网络平台等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服务。

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成立专业心理援助服务团队。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联系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成立专门的心理援助团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服务。例如为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组建心理互助小组,让他们通过互相支持实现个人增能。

④通过多方联系,提高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待遇水平。社会工作者除了要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提高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例如联系医院党组织进行谈心谈话和关怀问候;促使医院关心爱护措施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不按行政级别确定发放标准;建议医院提高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职称评聘倾斜措施;疫情结束后,促进医院组织免费健康体检,增加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休息和带薪休假时间。

(3)方案执行: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

(4)方案评估: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满意度评估,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及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评估。

6 问答题 1分

李某,35岁,小时候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缺少家庭关爱,所以有很严重的压抑心理,并且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情绪容易激动,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方式特别会找理由去解释。结婚以后,妻子忍受不了李某,所以离了婚。离婚后留下女儿小玉归李某抚养。李某没有固定的工作,对女儿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女儿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女儿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女儿,这使得孩子十分害怕父亲。有一次邻居听到小玉的哭叫声跑了过来,发现小玉被父亲用绳子绑在凳子上,在邻居的劝说下,小玉才被送往医院。李某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教育孩子没什么问题。

问题:

1.结合此案例,分析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对李某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基本原则

(1)家庭处境化原则

此原则假设,家庭是家庭成员生活的自然场景。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要时,把家庭成员放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状况,关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李某离异,又没有稳定工作,所以他对女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且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女儿的成绩稍有下降,李某便大打出手。

(2)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此原则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帮助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方式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李某对孩子的打骂方式主要是他从心中认可自己幼年时父亲打骂自己的方式,认为这是对的,没有问题的。这其实是需要社会工作者对这种认知进行纠正的地方。

(3)家庭个别化原则

此原则认为,家庭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者家庭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方式入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倾听李某和其女儿的倾诉,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

(4)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

此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既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目前需要,也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需要,并且随着受助家庭成员需要的变化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以及发展结合起来。社会工作者对于此案例要关注李某的工作,因为这一因素也导致了李某的脾气暴躁,把全部希望都寄予在女儿身上。

2.介入策略

一是通过心理测量表的使用,正确评估李某的心理状况。如果李某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危机干预措施,把小玉从家庭暴力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二是进行个案会谈,和李某共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帮助李某疏解幼年时期的压抑情绪,并促使李某认识到幼年时期受到父亲打骂的经历对现在生活的影响。

三是建议李某参加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学习合理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四是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了解李某是否符合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条件政策,如符合,协助其申请以实施家庭救助。

五是建议李某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

7 问答题 1分

王鹏飞出生在陕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中,当地的经济发展很慢,生活条件也非常差。因为家里生活困难,王鹏飞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小小年纪的他离开家乡到外面流浪,被某流浪儿童救助站收留。虽然读到了三年级,但王鹏飞认识的字并不多,连最基本的拼音都不会,平时也不喜欢说话,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与同龄的孩子相比,王鹏飞特别的精明,不轻易相信人,对别人都很防备。因为家境的原因,王鹏飞更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经常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公园或广场捡废品,卖了钱后小心地积攒起来。

问题:

1.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系统有哪几方面?

2.造成王鹏飞流浪的原因有哪些?

3.针对本案例,社会工作者应如何介入开展工作?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分别如下:

(1)改变媒介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

(2)服务对象系统。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

(3)目标系统。目标系统是指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4)行动系统。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2.造成王鹏飞流浪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偏远地区的落后、经济不发达、家庭的贫穷,以及王鹏飞个人的想法和行为等。

3.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看到王鹏飞和他的家庭所处的贫困处境,致力于帮助他们发掘资源,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使其脱离贫困,满足生活需要,从外在环境上营造一个有利于王鹏飞成长的环境;另一方面为王鹏飞提供教育,帮助他学习职业技能,创造和提供发展的机会,通过促进王鹏飞个人的成长来增强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这些工作方法和步骤是建立在对王鹏飞个人需要的分析和满足需要的环境资源的分析基础上的。

8 问答题 1分

小梅是一名3岁女童,父母均无稳定工作,靠在夜市卖烧烤赚钱,回家很晚,且没有固定的时间。因为母亲生意繁忙,小梅3个月就断了奶,平时和母亲沟通时间较少。小梅主要是由奶奶带大的。和其他孩子相比,小梅不合群,而且不爱吃饭,睡觉没有规律,经常哭闹。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2.请你以儿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简要分析小梅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策略。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包括:

(1)优先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政策制定、服务计划制订、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等方面,应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要。

(2)利益最大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提供专业服务,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权益。

(3)最小伤害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如果无法避免造成伤害,应尽量选择对儿童造成最小伤害的方案,或者是最容易从伤害中恢复的方案。

(4)平等参与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创造公平的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同自身利益相关的服务活动,尊重其在权利和能力范围之内的自我决定和行动。

(5)生态系统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重视家庭的作用,运用生态系统的观点,从儿童自身及其与家庭、朋辈群体、社区、学校、服务机构等的互动关系中分析儿童问题,识别所需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儿童发展。

(6)依法保护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十九条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

第一百一十六条要求: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预、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社会观护、教育矫治、社区矫正等工作。

2.儿童的需要

主要包括生存的需要、爱的需要、学习的需要、游戏的需要、被保护的需要等。小梅3岁,这一年龄段属于幼儿期,这一阶段幼儿的问题是分离焦虑,处于儿童早期的儿童会出现恐惧;害怕环境中出现陌生物体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觉。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出现行为及心理偏差,比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这一阶段的主要资源是父母和家庭。父母的资源包括他们对儿童的接纳能力及感受,以及他们在儿童发展上的知识。按照艾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在1.5—3岁,主要冲突是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1)根据以上理论,小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①从需要层面来看,小梅生存的需要和被保护的需要都被满足,可学习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爱的需要以及社会化的需要没有被充分满足。

②从小梅的生长阶段面临的问题考虑,小梅的问题也包括断奶较早,和母亲接触时间太少,导致小梅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所以她会出现经常哭闹、害怕睡觉,不爱吃饭、不合群等行为。小梅的父母缺少必要的关于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所以缺少对小梅的关爱。

(2)按照艾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梅在这一阶段不合群、经常哭闹,说明她的冲突还是比较强烈的。针对小梅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介入:①和小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3岁的儿童已具有简单的思维方式和能够进行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她进行支持、鼓励。②向小梅的父母介绍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给予小梅充足的爱,为小梅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

③鉴于小梅母亲生意繁忙,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角色模仿等方式给她介绍多种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增强母女关系,让小梅感受到母亲对她的关爱,减少焦虑。

④可以联系幼儿教育机构,让小梅通过亲子课程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并且培养小梅和伙伴互动的机会,学会和伙伴友好相处。

⑤对奶奶进行辅导。因为小梅还没有上幼儿园,所以对于看护她的奶奶进行幼儿知识辅导。

⑥可以让小梅接触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朋友。通过朋辈群体的影响使小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9 问答题 1分

论述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与成果应用。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报告包含需求评估报告、项目方案书和项目总结报告三种。

需求评估报告的结构与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相类似,大致包含标题、引论、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讨论和建议、附录、参考文献等。

项目方案书的基本结构与需求评估报告有较大区别,包括主题、项目背景、问题描述、基于文献或实证研究的原因分析、工作目标、理论基础、实务内容、经费结构、时间进度、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在项目方案书中,主题、项目背景、问题描述、基于文献或实证研究的原因分析、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的写作方法大致与研究报告一般结构的相应部分相类似。但在工作目标、理论基础、实务内容、经费结构、时间进度等部分则更具有实务特色:第一,工作目标基于研究者的问题描述及其原因分析,是针对原因分析的可控原因而提出的工作期望;第二,理论基础部分是实现上述目标应依托的某些理论或模式;第三,实务内容是基于这些理论或模式而设计的本项目可采取的行动;第四,经费结构和时间进度是呼应工作任务的细节安排。

项目总结是基于项目计划书而推进的实务工作的总结,其结构在项目计划书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和深化。其基本结构包括主题、项目背景、社会问题、基于文献或实证研究的原因分析、工作目标、理论基础、实务内容、服务效果、讨论和建议、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原因分析及此前部分与项目方案书大致相同。但是,其实务内容可能因当时当地情况而有所改变,从而与项目计划书有所差异,研究者必须详细报告项目过程实际执行的工作任务。服务效果部分则呼应工作目标,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核心追求,应该在总结研究报告中进行专门的、较详尽的说明。讨论和建议是研究者基于对整个实务过程的反思而对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实务本身等提出的完善思路。

(2)成果应用

成果应用是社会工作研究与其他研究的最大不同。研究者要采用口头发表、内部书面发表、公开出版等形式,与课题委托者、同行和社会人士分享研究成果,以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社会效应,最终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积极发展。研究者要根据研究建议,促进形成具体的干预方案。

10 问答题 1分

论述新时代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严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为党和政府服务,必须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必须坚持为党和政府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2.致力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需要与专业社会工作能力不足的矛盾。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进入质量引领阶段,主要体现在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目标、工作效果明显超越非专业社会工作者、让老百姓和政府都满意三个维度,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水平。

3.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社会工作建立和发展的核心目标,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行动指南和发展原则。社会工作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人民观的核心内容要求:一是人民的需要层次的提高和需要内涵的扩大,需要社会工作运用其理论与方法来回应和服务;二是树立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民观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4.积极服务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工作要主动配合党和国家在民生保障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决贯彻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服务:一是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将助力脱贫攻坚作为推进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社会工作资源和人才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有效发挥社会工作在人才扶贫、社会力量扶贫中的积极作用。二是积极服务特殊困难群体,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群众的优势特点,帮助服务对象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树立生活信心,解决实际问题,修复社会功能,改善生活品质,积极回应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做好老年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人员和低收入家庭的服务工作。

5.主动服务城乡基层社区

社区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和最小单位,是中国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根基。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积极满足服务对象和社区居民的全方位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城乡基层社区的和谐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应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自觉把工作重点放到城乡基层社区。农村基层社区更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广泛参与和深度介入,而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和发力点也在广大的农村基层社区。

6.科学建构本土专业理论

社会工作国际化的发展有赖于来自各地的社会工作创新的经验和理论探索,这要求各国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践者都能对推进社会工作的国际化进程有所贡献。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 “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专业社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出现新气象。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在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中不但需要引入具体的中国文化元素作为主要内容,更要思考与注意外来社会工作理论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及外来社会工作理论对专业社会工作实践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只有立足中国社会、中国民众和中国实践建构起来的专业理论,才能真正在国际社会工作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确立中国话语权。

7.认真贯彻 “法治保障”原则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样需要法治的保障。法治化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最大保障,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的社会工作,必须要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社会工作者的执业权利,保障社会工作者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并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只有科学的法治精神和适用的法律规范才能真正保障专业社会工作在当前中国的健康发展。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