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2-09 10:13
扫码用手机做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莱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
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请简述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中保密内容及保密例外。
本题解析:
答: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初诊接待及其他必要的时候,向求助者说明保密范围及保密例外。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求助者暴露的内容,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在没有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不得随意透露上述信息。心理咨询师也不得随意打探求助者与咨询无关的个人隐私。
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提供的保密信息;出现针对咨询师的伦理或诉讼;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报告虐待儿童、老人等;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当遇到以上保密例外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莱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
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本题解析:
答: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该求助者平时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因此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因辩论赛发挥失常导致心理问题,属于现实刺激引发,内心冲突为常形,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辩论赛失利之后一直闷闷不乐,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借故不参加具有比赛性质的活动,初始情绪反应强烈,且情绪对象已经泛化;时间超过两个月,但在半年以内;内心痛苦,无法自行摆脱;不像以前那样与同学、朋友交流,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工作经常出错,社会功能受损较为严重。
因此,对该求助者的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莱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
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共情时应注意什么?
本题解析:
答:(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的问题。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因此咨询师对不同的求助者,在不同的咨询阶段表达共情时应有所区别。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共情反应的程度应该与求助者的问题的严重程度、感受程度等相匹配。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咨询师表达共情,要站在求助者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在角色上可以把自己当作求助者,但要善于把握咨询师一求助者角色的转换。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有时使用非言语表达共情比言语表达更简便有效,咨询师应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地应用。
(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这一点在非言语表达上尤其应该注意。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在不确定时更应如此。咨询师可以主动采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进行询问,从求助者说出的感受中,得到求助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做出修正。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莱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
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
本题解析:
答: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是诱发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ABC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的直接原因;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
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
(1)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①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②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③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②合理情绪想象技术;③家庭作业;④其他方法。
(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1次
试卷分类: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练习次数: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