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单元测验后,李老师照例上了一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她
材料
单元测验后,李老师照例上了一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 她就发现那几位考满分的学生表现出不耐烦和心不在焉。于是,她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每讲一道题, 就请做对的学生将自己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提问,然后进行讨论,结果,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不仅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产生了许多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问题:
(1 )评析材料中李老师的教学行为。(10 分)
(2)如何理解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10分)
(1)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①李老师的做法符合现代学生观的要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差异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李老师并未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而大发雷霆,而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课堂表现错误及时被处理并纠正过来,同时看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策略改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方式。
②李老师的做法符合现代教师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材料中,李教师教会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探究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开发与调整,也体现了这一点。
③李老师的做法符合现代教师观中教师行为的转变要求。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中,李老师在课程中面对学生的心不在焉,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没有体罚学生,而是采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④李老师的做法符合现代教学观。教学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中,李老师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没有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训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同时关注到了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⑤李老师展现了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李老师能够随机应变,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较高的教育机智。
⑥李老师遵循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材料中,李老师通过改变教学策略营造讨论答疑等方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⑦李老师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材料中,李老师面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符合了学生的发展需求。
(任选3条即可)
(2) ①教学中的预设性是指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的设想与安排。老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理解钻研教材,把握好作者编写教材的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②教学中的生成性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预设与生成,灵活地应用于教学。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在我国历史上,传统音乐与外族音乐、北方与南方音乐进行广泛交流的时期是()。
下列哪部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
乐器“缶”的制作材料属于( )。
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
双簧管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