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规划人口为36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3平方公里。该市确定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物流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35%。铁路和高速公路将城区分为三大片区,即铁西区、中部城区、东部城区。铁西区主要规划为产品物流园区和居住区;中部城区包括老城区和围绕北湖规划建设的金融、科技、行政等多功能的新城区;东部城区规划为高新化工材料生产、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组团。
图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问,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
该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用地规模上,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取值控制在65.0m2/人~115.0m2/人,而该县级市超过119.4m2/人,故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偏大;标准规定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30%,而该县级市达到35%,因此工业用地比重偏大。
(2)用地布局上,通过读风玫瑰图获得城市主导风情况,工业应位于主导风下风向或侧风向,与居住用地之间适当隔离。
(3)城市公共绿地不足,城市公共绿地应满足各级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规定。
(4)东部城区的化工材料生产有污染,而食品加工对环境要求高,两类工业用地不应布置在一起。
(5)交通组织上,东城区布置大量工业而居住用地少,易造成钟摆型交通和高峰拥堵;中部城区与东部城区间联系道路不足。
【考点解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取值控制在65.0m2/人~115.0m2/人,而该县级市超过119.4m2/人。工业用地面积过大,标准规定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5%~30%,而该县级市达到35%。
用地布局应注意各类用地规模、布局、不同类用地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对不同用地位置关系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干扰,比如工业用地对环境有影响。通过读风玫瑰图获得城市主导风情况,将工业用地布置在主导风下风向或侧风向,与居住用地之间适当隔离;另一方面是均衡考虑城市的道路交通组织,避免不同用地之间产生不合理的大流量交通。当有铁路线、高速路、河道等因素分割城区时,应考虑分割因素两侧的交通联系。
影响土壤环境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研究是环境科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机理,以及土壤环境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对于地方病的环境病因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多规合一”为基础,统筹( )三大环节,推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
下列关于城市下垫面不透水率与平均地表温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下列哪项不属于实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途径?( )
当机动车辆的行车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其停车视距至少应为( )米。
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获得其特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