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10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村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 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吸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地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地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第三段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能说明该推断的一项是 ( )
本题考查了联系上下文推理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根据彩陶上精巧的绘画推出,应该有柔软性的笔.并由此推出.“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并指出彩陶的花纹不是字。
把10gMgCl2和MgSO4的混合物溶于适量水中,滴加2mol/L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共消耗BaCl2溶液25mL。求混合物中MgCl2和MgSO4的质量各是多少克
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各边长为1.其中ab是一段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其余3边均为电阻可忽略的铜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一与ab段的材料、粗细、长度都相同的电阻丝PQ架在导体框上,如图所示。PQ以恒定速度方向如何
一小物块以速度v0=10m/s沿光滑地面滑行,然后沿光滑曲面上升到顶部水平的高台上,并由高台上飞出,如图所示。问当高台的高度h多大时,小物块飞行的水平距离最大这个距离是多少(g=10m/s2)
某晶体盐的水溶液呈浅绿色,在此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为棕黄色,把所得棕黄色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深红色;另一份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该晶体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
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的洗气瓶;欲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的洗气瓶。
浓硝酸常盛装在棕色瓶中,且贮放在冷暗处,原因是_______,
碳酸氢钠溶液和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常温下,氨水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
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甲酸甲酯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有下列几种气体:H2、O2、HCl、NO、NH3、CH4,其中通常情况下能用来和水做“喷泉”实验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