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较多。最近社会工作者发现“等、靠、要”的思想在该地区开始蔓延,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有所增长,甚至出现家庭两代都申请的现象。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有人反映周边虽有一些工作岗位,但不理想;还有人认为,如果外出工作,路远、待遇低,还不如待在家。
问题:
1.分析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
2.从提升服务对象能力的角度,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服务?
【答案要点】
1.
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贫困程度、致贫的原因以及可能获得的救助类型等。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可能包括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缺乏求职信息和技巧等。具体原因如下:
(1)文化素质低。贫困的产生是与社会成员个人因素相关的,例如文化程度低。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这说明社区中一些人的贫困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较低造成的。
(2)缺乏知识和技能。例如有人认为自己没技术,所以找不到工作。
(3)缺乏求职信息。例如有人反映周边虽有工作岗位,但不理想。
(4)其他原因。例如求职技巧掌握不足、对工作期待较高、过度依赖低保等,这些也会造成持续贫困。
2.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老、弱、孤、病、残、贫的社会困难群体,其中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善生活状况;还有很大一部分有劳动能力,只是暂时性贫困。社会工作者此时有必要帮助他们制定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增强其自身的脱贫能力。除了协助其获得政策范围内的救助外,社会工作者还要帮助贫困家庭和个人发掘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
能力建设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在生活压力之下,救助对象的就业意愿比较强烈,但是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没有求职信息和技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救助对象再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而言,需要积极开展能力建设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摆脱贫困状态。例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转变服务对象的就业观念,帮助其提高操作技能、创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等。
社会救助对象大多是群体,对这部分服务对象:
(1)进行技能培训,例如妇女刺绣学习班、毛衣编织等,并发动社区资源提供销售渠道;针对求职技巧不足的服务对象,进行求职知识的培训与学习;针对服务对象人际沟通信心不足、不敢外出的问题,可以提供小组或个案辅导。
(2)提升服务对象就业的信心,开展成功就业宣讲团、事迹展等活动,为服务对象树立身边的榜样,使他们体会到可以就业以及就业的好处。
(3)组织服务对象寻找职业机会,例如动员服务对象在网络、报纸等媒体收集求职信息,制作宣传手册,或专门建立网站、QQ群等,及时提供求职信息。
(4)改变服务对象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通过社区宣传栏、宣传手册,培养劳动光荣、劳动致富的思想。
(5)连接地区内外企业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并妥善处理留守的家人,使他们安心外出工作。
【提示】本题考点是低保对象贫困的原因和能力提升的具体服务,在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大,集中在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一节中发展能力建设部分,主要原因是社会救助对象种类较多。面对此类试题,可以在教材提到的原因和能力提升服务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关于仲裁员的条件,法律有明确规定。下列符合担任仲裁员的是( )。
下列适用竞业限制的人员为( )。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 )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内容。
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及时召开会员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下列属于社会团体的章程的必须明确的事项有( )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收养条件可以适当放宽的特殊收养情况包括( )。
2011年4月,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与某慈善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通过该慈善基金会向一批学校捐赠价值1500万元的光伏发电组件。慈善基金会向该公司开具了1500万元的捐赠发票,该公司由此而申报税收减免。2011年8月,媒体报道一些学校根本没有收到捐赠物资,还有一些学校收到的捐赠物资与该公司承诺的不一样,由此引发了“诈捐门”事件。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有( )。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均等分割遗产的情形包括( )。
下面哪些情况下,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
妇女财产权益的具体内容包括( )。
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 )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