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8-23 10:29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民用建筑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4,fak=180 kPa;
② 3~5 m粉土,黏粒含量为18%,fak=160 kPa;
③ 5~7 m细砂,黏粒含量15%,中密,fak=200 kPa;地质年代为Q4;
④ 7~9 m密实砂土,fak=380 kPa,地质年代为Q3;
⑤9 m以下为基岩。
场地地下水位为2.0 m,基础埋深为2.0 m,位于8度烈度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初步判定,不能排除液化的土层有( )。
本题解析:
① Q3及其以前的土层7度、8度不液化,因此可排除第④层。
② 第①层为普通黏土层,不液化。
③ 第②层为粉土层,8度烈度,黏粒含量大于13%,不液化。
④ 第③层为砂土,不考虑黏粒含量,且地质年代为Q4,晚于Q3,应按地下水位及非液化土层厚度进行初步判定。
a.非液化土层厚度du=3+2=5(m)
b.d0+db-2=8+2-2=8>du
c.d0+db-3=8+2-3=7>dw
d.1.5d0+2db-4.5=1.5×8+2×2-4.5=11.5
du+dw=5+2=7.0(m)
du+dw<1.5d0+2db-4.5
不能排除该土层液化,需进一步判别。
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0~6.0 m为粗砂土,6.0 m以下为卵石土,地下水埋深为1.0 m,地表测试粗砂土平均剪切波速为180 m/s,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之相关规定,该场地应判定为( )场地。
本题解析:
vs0=95m/s,ds=6 m,ρc=3 vs<vscr,场地液化。
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砂层厚10.0 m,10.0 m以下为卵石土,在6.0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16击,地下水埋深为2.0 m,拟采用打入式桩箱基础,正方形布桩,桩径为250 mm×250 mm,桩距为1.0 m,桩数为51×119=6069根,场地处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 g,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相关要求,打桩后桩间土的液化性应判定为( )。
本题解析:
① 临界锤击数Ncr ② 打桩后标准贯入锤击数。 N1=16+100×0.0625×(1-e-0.3×16)=22.2 N1>Ncr打桩后桩间土不液化。
某民用建筑物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黏土0~6 m,可塑,I1=0.4 5,fak=160 kPa;
② 粉土6~8 m,黏粒含量18%,fak=150 kPa;
③ 中砂土8~10 m,9 m处标准贯入击数为10击;
④ 细砂土10~12 m,qc=4 MPa,fs=1.3 MPa;
⑤粗砂土12~17,15 m处标准贯入击数为16击,地质年代为晚更新统;
⑥砂岩,17 m以下,中风化。
该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下水位为3.0 m,采用桩基础,该场地中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有( )层。
本题解析:
8度烈度,第②层粉土的黏粒含量>13%,可判为不液化。
第⑤层粗砂土的地质年代为Q3,可判为不液化。
对第③层中砂土
N<Ncr该砂土层液化。
对第④层细砂土
qc<qccr该砂土层液化。
第③、④层均液化。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5.0 m黏性土,可塑,vs=180 m/s;
② 5~12 m粗砂土,中密,vs=210 m/s;
③ 12~20 m砾砂,中密,vs=240 m/s;
④ 20~25 m卵石土,中密,vs=360 m/s;
⑤25 m以下花岗岩。
该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为( )。
本题解析:
某丁类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0~3 m淤泥质土,fak=130 kPa;
② 3~15 m黏土,fak=200 kPa;
③ 15~18 m密实粗砂,fak=300 kPa;
④ 18 m以下,岩石。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场地类别为( )。
本题解析:
① 各岩土层剪切波速按经验及表4.1.3取值如下: vs1=150 m/s,vs2=250 m/s,vs3=280 m/s,vs4=500 m/s。 ② 取覆盖层厚度d0v=18 m。 ③ 取计算深度d0=18 m。 ④ 等效剪切波速值vse
⑤场地类别: d0v=18 m,vse=228.7 m/s 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某民用建筑场地勘探资料如下:
0~7 m黏性土,硬塑,Ps=5800 kPa; 7~10 m砂土,中密,Ps=8700 kPa,Rf=0.5; 10 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位埋深为2.0 m,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砂土层的液化性为( )。
本题解析:
αw=1-0.065(dw-2)=1-0.065×(2-2)=1 αu=1-0.05×(7-2)=0.75 αp=0.6 Pscr=Ps0dwαuαp=12.25×1×0.75×0.6=5.5(MPa) Ps=8.7 MPa>Pscr,砂土层不液化。
某公路小桥场地地下水埋深为1.0 m,场地由中砂土组成,黏粒含量约为零,场地位于9度烈度区,在4.0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测得锤击数为23击,该测试点处砂层内摩擦角折减系数应为( )。
本题解析:
① 计算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Nc。
场地烈度为9度,水平地震系数为:Kh=0.4,测试点埋深ds=4 m,Cv=0.976
总上覆压力σ0。
σ0=γuds+γd(ds-dw)=18×1+20×(4-1)=78(kPa)
有效覆盖压力σe
σe=γudw+(γd-10)(ds-dw)=18×1+(20-10)×(4-1)=48(kPa)
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Nc
② 计算实测修正标准贯入锤击数N1。
σ0=78 kPa,Cn=1.17
N1=CnN63.5=1.17×23=26.9
③ 液化抵抗系数C。。
④ 折减系数α。
ds=4.0 m,Ce=0.97,查表2.2.4得
某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
① 0~7 m,黏土,I1=0.30,fak=200 kPa;
② 7~10 m,砂土,中密,fak=220 kPa,在8.0 m处测得vs=230 m/s;
③ 10 m以下基岩。
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地下水位为3.0 m,该场地中砂土的液化性判定结果应为( )。
本题解析:
vs>vscr,砂土层不液化。
某公路工程位于8度烈度区,场地地下水位为5.0 m,地质资料见下表: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
② 第2层的液化折减系数α为( )。
本题解析:
① 进行液化初判。 第4层中砂土地质年代为Q3,可判为不液化。 第3层亚砂土的黏粒含量为16,8度烈度可判为不液化。 第2层细砂土按du=5.0 m,dw=5.0 m,查图[2.2.2.(a)],需考虑液化影响,应进行复判。 ② 进行液化复判。 8度烈度,Kh=0.2 测试点埋深为8.0 m,Cv=0.935 黏粒含量Pc=8 ξ=1-0.17(Pc)1/2=1-0.17×81/2=0.52 总上覆压力σ0=19×5+20×(8-5)=155(kPa) 有效上覆压力σe=19×5+(20-10)×(8-5)=125(kPa) 修正液化临标准贯入锤击数Nc 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修正系数Cn 实测修正标准贯入锤击数N1 N1=Cn·N63.5=0.85×8=6.8 N1<Nc,第2层细砂土液化.液化土层为1层。 ③ 液化折减系数α。 抵抗系数Ce 折减系数α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7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7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7次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7次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8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22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21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22次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43次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25次